國家體育總局發布新管理 進一步提升戶外體育賽事活動安全監管水平
近日,為進一步提升戶外體育賽事活動安全監管水平,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戶外運動項目賽事活動監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地方各級體育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對所轄區域戶外運動項目賽事活動的事中事后監管。要全面了解轄區內適合舉辦戶外運動項目賽事活動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條件,主動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出臺具體監管辦法,指導本地區戶外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和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履行行業管理職責。
此外,要加強對戶外運動項目賽事活動組織者及相關從業人員在專業技能、應急救治以及防止運動傷害、防范安全風險等方面的培訓等。
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的普及發展,馬拉松、徒步越野、山地自行車賽等戶外運動越來越受歡迎。這些賽事活動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打卡”沿途風景。
戶外運動特別是其中的極限項目,具有一定專業性,也極易受天氣、地形等各種因素影響。隨著戶外運動的不斷升溫,因為賽事保障尤其是安全監管不到位而導致的意外事件也隨之增加。
根據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戶外運動事故研討小組的不完全統計,2019年大陸地區發生意外事故的戶外賽事活動參與總人數2055人,其中受傷事故82起,死亡事故49起,無人員傷亡事故140起。
去年5月,發生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的山地馬拉松賽事21名選手遇難的悲劇震驚全國。這是一起由于山地越野賽在強度難度最高賽段遭遇大風、降水、降溫等突發極端天氣,賽事組織管理不規范、運營執行不專業,導致重大人員傷亡的公共安全責任事件。意外發生后,引發全民對戶外運動安全的深刻反思。
國家體育總局相關公告強調,要進一步提升體育賽事活動安全監管水平,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要建立健全體育賽事活動“熔斷”機制。要按照“盡職免責、失職追責”原則,建立全過程、各主體責任追究機制。
內容轉自中國經濟網:原標題——戶外運動系上“安全繩”